全时当量(Full-Time Equivalent,FTE)是衡量人力投入的标准化指标,主要用于将不同工作时间的人员工作量统一折算为“全职等效”单位,便于跨领域、跨项目的资源对比和管理。
全时当量的计算方法:
确定兼职员工的工作时间:将所有员工的工时加起来。例如,一名每周工作15小时的兼职员工工作450小时,两名每周工作20小时的兼职员工工作1600小时。
计算全职员工的总工作时间:将所有全职员工的工作时间加在一起。例如,6名全职员工每周工作40小时,全年工作2080小时。
将全职小时数与兼职小时数相加:例如,12480全职小时+2050兼职小时=14530总小时。
将总工时除以全职工时:结果就是您拥有的全职等效员工总数。例如,14530小时/2080小时=6.98名全职等效员工。
举例:
某公司全职员工正常工作时间:8小时/天,每周工作5天,每月工作22天,每年工作52周。
其中,某年1月份该公司所有员工总工作时间为7056小时,则1月份该公司的FTE计算如下:
员工工作总时间/每月单人全职工作时间:7056/(22 x 8)=40FTE
因此,实际上该公司全职员工可能不到40个人,但有人在日常工作中加班(超过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也有可能该公司使用每天工作半天的兼职人员,实际工作人数大大超过40人;不受上述的可能影响,1月份整一个月全体员工总共工作的7056个小时,相当于40个员工朝九晚五(8小时工作时间,即1天的全职工作时间)的工作时间量。
全时当量应用场景:
1、科研与试验发展(R&D)
在R&D活动中,除了全时当量,还有R&D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概念,它是指实际参加研发项目(课题)活动人员折合的全时当量。这些指标的计算和应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科技人力投入和项目参与度。
用于统计研发人员的实际投入,如中国2022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635.4万人年,反映科技人力规模。
区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占比,例如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占比约10%。
2、企业项目管理
评估项目所需人力成本,例如某项目总工时7056小时,按每月176小时(22天×8小时)计算,FTE为40人年。
优化资源分配,如通过提升效率减少所需人力当量。
3、人力资源管理
计算兼职、临时工对总工作量的贡献,例如0.4 FTE表示兼职人员承担40%全职工作量。
制定预算和薪酬标准时,结合管销系数(如1.7)调整实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