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简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存货)加权而成。采购经理指数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和世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建立中国采购经理指数(CFLP-PMI)对于完善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监测体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统计局的信息显示: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综合PMI产出指数是PMI指标体系中反映当期全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产出变化情况的综合指数。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
实际应用示例:
经济周期判断:例如,当PMI从50%升至100%时为“扩张加速”,从50%降至0时为“收缩加速”。
市场分析:如2019年中国制造业PMI年均值49.7%(低于临界点),但年末回升至50%以上,显示阶段性复苏。
资产配置参考:PMI可用于分析股市债市趋势,例如经济动能指标(新订单-产成品库存)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