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业工人学分银行?

产业问答 (109) 发布于:2025-04-03 更新于:2025-04-03
项目申报

产业工人学分银行‌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制度,旨在帮助产业工人通过将工作技能转化为学分,提升专业技能和学历。这种制度通过“学分银行”的形式,允许工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将工作技能转化为学分,最终获得文凭。

产业工人学分银行的具体运作机制:

‌技能转化‌:工人通过岗位培训、技能竞赛、创新实践等获得的成果,经权威认证后可以转换为学历教育学分。例如,参与企业技改项目的时长、取得的国家专利、传授绝技绝活的带徒经历等,都可以形成可视化的“能力资产”。

‌区块链技术‌:学分银行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技能成长链”,确保技能的积累和转换过程透明、可追溯。

‌协同机制‌:产业工人学分银行构建了“工会搭台、院校授课、企业用才”的协同机制。安庆工匠学院与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发“车间课堂”,将核心课程搬进企业生产一线,实现“干中学、学中干”的闭环。

2025年3月,全国首家“产业工人学分银行”在安徽省安庆市正式启动。首批300余名产业工人学员在安庆职业技术学院2025级成人专科开学典礼上激活个人终身学习档案。

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主任钱丰收介绍,学分银行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技能成长链”,工人参与企业技改项目的时长、取得的国家专利甚至传授绝技绝活的带徒经历,都能形成可视化的“能力资产”。安庆市总工会与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的“安庆工匠学院”还提出“产业工人学分激励计划”,明确将开展技能竞赛与创新评选活动。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费投稿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