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电力证书市场是指通过交易绿色电力证书(绿证)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机制。其中,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发绿色电力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也是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
2017年,中国试行绿证制度,以自愿市场为引导,推动全社会逐步建立绿色电力消费意识。
2023年,《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出台,确立了绿证的唯一性、通用性、权威性,绿证相关政策机制逐步完善,绿证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2024年,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47.34亿个,全国交易绿证4.46亿个,绿证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绿色电力证书市场交易是指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凭证(即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的交易活动,旨在通过市场化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和绿色低碳发展。绿证交易的核心在于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发电企业通过出售绿证获得额外的收益,从而提升其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积极性;而电力用户通过购买绿证,可以提升自身能源消费中的绿色能源占比,体现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和环保贡献。
市场规模和交易机制
为了进一步完善绿证市场,国家提出了多项措施,包括建立按月批量自动核发绿证机制、提升绿色电力交易规模、规范绿证核销机制等。此外,国家还在研究建立绿证价格指数,引导绿证价格在合理水平运行。
政策支持和市场前景
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到2027年绿色电力证书市场交易制度基本完善的目标,并提出了多项具体举措,如健全绿证市场价格机制、优化绿证交易机制、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等。这些政策旨在构建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相结合的绿证消费机制,激发更多经营主体入市交易。